Sukar

<富士康>文化

Saga:

在微博上看了一篇关于富士康员工的采访文章。

这一次的感触不仅仅是发现原来自己对那个世界如此不了解,而是在思考我们一直以来所做的产品。

产品策划都是些聪明人,而聪明人总是愿意怀抱“二八法则“去做事。

大家都想去做那些主要的20%的功能,然后去让80%的人都来使用。然后便会觉得剩下那80%都可以无视掉,因为那是最多只有20%用户去使用的。

大家都觉得应该为那20%的聪明人做产品,因为他们有更多的金钱。然后都去做一些小资,高端的产品。而完全忽视那些80%的用户。

或许我们已经都习惯了小分母时代了吧。毕竟传统企业的用户数量,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。这样的局限性,让二八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行动依据。

而互联网或许注定要去改变这一切,淘宝的成功不是因为二八,而是因为它抓住了长尾。

我们一直在做产品的时候把用户想的太高尚,太聪明。看完那篇关于富士康的文章,才突然发现,其实那样的用户,才是中国市场最多的用户。他们渴望性,渴望娱乐,但是不希望花费太多的金钱。他们比高端用户更依赖手机,甚至会花钱找人帮他们在手机上下载电影,下载音乐。他们需要陌陌,即使不是真的”约X“,也需要一种心理上的发泄。富士康十几万员工,而想想大学在海宁的看到的那些工厂,虽然不如富士康的人数众多,但是他们的生活也和富士康员工一样,住着集体宿舍,没什么娱乐设施,天天对着无聊的生产线。而他们才是中国社会中的长尾用户啊。

只抓所谓高端用户,或许真的不适合一个大产品,因为这个国家就没有那么多高端用户。而我也不认为这些高端用户有那么愿意在网络上花钱。反而是那些会去花钱下歌曲的用户,虽然不能花很多,但是却人数众多。

如果有可能,真的很希望能去研究一下他们的生活。为他们做的产品太少,为他们做的服务也太少,因为他们是”差生“所以他们从很早开始就一直被忽略。而或许他们才是真正能让产品爆发的那群人?(PS:宗庆后靠哇哈哈成为首富,不也说明在中国这样分母巨大的国家,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是挺不错的么> <)    

评论

热度(4)